先来一篇官方软文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jtA3Ss1kSx-zTpVb92dww
为了这张TUV的出海证,真的是煞费心思
17年年底,我们各种折腾拿到了中国的CR认证,但是个人觉得CR认证联盟对行业不了解,没起到很好的作用,导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,包括一些设计上的要求并不合理但却强求
今年年初,我们启动CE认证项目,要在三代车从设计之初就融入CE要求,我们这个行业主要是3个指令,CE-ME,CE-RED,CE-EMC。这三个,我们都要做,而且实打实的 莱茵 TUV,全欧洲认可,包括最挑剔的德国也认可
RED由于我们用的是免检的wifi,所以这块沟通下来可以直接拿证,剩下ME和EMC人马分两队分别负责
ME主要设计到机械电气安全合规。按照指令要求,对电气系统进行补充设计,包括使用黄标的安全PLC和雷达,双编码器和接触器等;外观上主要是急停的位置,防护传感器的布置进行补充;软件上也按照CE要求,把安全控制相关的逻辑置于安全PLC内独立运行。
机械上的过载过流保护,急停触变等都很容易就通过了,但当时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是高压500V的测试,后来挨个拆解,发现是PLC的导轨问题(挺诡异的),换了安装就搞定了


EMC测试相对就没那么简单,我们先出去做了摸底试验,一帮兄弟带着车去第三方实验室测试,发现问题,做好整改然后才去tuv做终试,毕竟tuv不会给我们无限次数的,这些流程套路我们也是第一次走,还得感谢tuv的销售我们带路




另外就是工作状态下打几万伏的静电和群脉冲,可惜没有照片记录下来!
来来回回,半年时间,伴随着三代机的开发,CE也完整落幕,这儿得感谢老板的英明决策,说CE要和主线开发并行,幸好是并行,相互影响实时修改,才使得CE机型和主线机型差距小,而主线机型也借鉴了CE的一些要求,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,提高了原有的安全性


近期评论